菲菲文学网

实验数据被泄露后,陷害我的人成了全民英雄

我是颜寄,同事嘴里那个不近人情的“恶毒女配”,圈子里公认的生物制药天才。

我主导的“启明计划”即将成功,能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可一夜之间,我的副手顾曼丽,

那个永远笑得温柔和善的女人,在直播里声泪俱下。她指控我数据造假,拿人命当儿戏。

一夜之间,我从天之骄子变成过街老鼠。公司封了我的权限,媒体堵在我家门口,

网上的人让我以死谢罪。他们都说,顾曼丽是为了正义不惜牺牲前途的英雄。他们不知道,

她用来指控我的每一份“证据”,都是她亲手伪造的。他们以为我会被轻易毁掉。

他们搞错了一件事。天才的脑子,不仅能用来做研究。还能用来,把那些装模作样的骗子,

一层一层剥开,撕得粉碎。当着所有人的面。1.那个英雄,偷了我的成果“颜博士,

您的外卖。”我按下门禁,没抬头。眼睛还盯着屏幕上的蛋白质结构模型,

那玩意儿比世界上任何一张脸都好看。门外传来敲门声。我起身,从猫眼里看了一眼。

是那个常来的跑腿小哥,叫魏哲。挺高,戴着个鸭舌帽,看不清脸。我打开门,

一股饭菜香混着热气涌进来。“放门口就行。”我的声音很平,没什么起伏。这是我的习惯,

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好的。”他把外卖袋子放在门口的垫子上,转身就走。

整个过程不超过五秒。效率很高,我喜欢。关上门,我刚拿起外卖,手机开始疯狂震动。

不是电话,是各种社交软件的通知,像海啸一样涌来。我皱了皱眉。点开公司群,

里面已经炸了。几百条信息,都在@我。屏幕上跳出一个直播链接,标题红得刺眼。《震惊!

明星药企“启明计划”首席科学家数据造假,背后真相令人发指!》点进去。画面里的人,

是我的副手,顾曼丽。她坐在镜头前,眼睛红肿,脸色苍白,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

“我今天站出来,是鼓起了我毕生的勇气。”她的声音在发抖,但每个字都很清楚。

“作为‘启明计划’的二号研究员,我不能再昧着良心,看着颜寄博士用虚假的数据,

去欺骗公司,欺骗那些满怀希望的患者!”我看着屏幕,面无表情。顺手夹起一块糖醋里脊,

放进嘴里。酸甜度正好。顾曼丽开始展示PPT。那些PPT,每一页我都熟悉。

是我项目组的核心数据。但又很陌生。因为上面每一个关键的分子靶点,都被巧妙地修改过。

方向完全错了。按照她展示的数据,我们的新药不是救命药,是致命的毒药。

“这是颜寄博士强迫我们修改的数据!她为了赶进度,为了拿到奖金,

完全不顾药物的安全性!”她哭得梨花带雨。直播间的弹幕疯了。“**!真的假的?

这种人也配当科学家?”“怪不得之前看她采访就一脸刻薄相,原来是个蛇蝎心肠的女人!

”“人肉她!必须让她付出代价!”我的手机,彻底卡死了。电话打进来,是公司法务部的。

“颜博士,你现在不能离开家,不能接受任何采访,等公司通知。”对方的口气,公事公办,

但透着一股撇清关系的冷漠。我“嗯”了一声,挂了电话。吃完最后一口饭。

我把饭盒收拾好,丢进垃圾袋。然后,打开我的个人电脑,登录了一个加密的***。

里面,储存着“启明计划”从立项第一天起,所有最原始的、未经任何修改的数据备份。

每一条,都有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和操作人ID。顾曼丽很聪明。她用来构陷我的数据,

是真实数据和虚假数据的混合体。九真一假,最难分辨。她也足够谨慎,

删掉了服务器上所有的操作日志。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一个死局。她以为,

这样就能毁了我,然后顺理成章地接管项目,成为那个“拨乱反正”的英雄。她可能忘了。

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给所有东西,都加上三重备份。2.那个帮凶,

叫沉默第二天,我没去公司。不是不想去,是去不了。单元楼下,围满了记者。长枪短炮,

像一群等着分食尸体的秃鹫。他们身后,还有些情绪激动的“正义路人”,举着牌子。

牌子上用红漆写着我的名字,打了个大大的叉。我拉上窗帘,房间里瞬间暗了下来。

电脑屏幕的光,照在我脸上,冷冰冰的。公司内网的账户,已经被冻结了。邮箱,工作软件,

全部无法登录。我的名字,从“启明计划”的负责人一栏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

是顾曼丽。群里,昨天还在恭维我的同事,今天开始争先恐后地划清界限。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亏我以前还那么崇拜颜博士。”“我就说她平时那么不合群,

心理肯定有问题。”“幸好有顾博士在,不然我们整个项目组都要被她拖下水了。

”一声声“顾博士”,叫得那么自然。他们忘了,就在三天前,顾曼丽还只是个跟在我身后,

连大气都不敢喘的副手。我看着那些聊天记录,没什么感觉。一群墙头草而已。风往哪边吹,

他们就往哪边倒。这不叫坏,这叫蠢。真正的坏,是顾曼丽那种。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并且为此精心策划。我打开外卖软件,想点杯咖啡。发现我常点的那家店,把我拉黑了。

理由是:本店不为学术败类提供服务。店主还把我的订单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引来一片叫好。

你看,连一个卖咖啡的,都急着站队,审判我。手机响了,是我的导师打来的。

一个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颜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声音很疲惫。

“您相信我吗?”我问。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现在所有的证据都对你不利。

顾曼丽拿出的那些数据,我看过了,逻辑上是能自洽的。除非……你能拿出更原始的证据。

”“我拿不出来。”我说。公司的服务器,我登不上去。我自己的备份服务器,

是物理隔离的,没有接入任何外部网络。我需要一台全新的、绝对干净的电脑,

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硬件,才能安全地把数据导出来。我现在被堵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

“公司已经成立了调查组,顾曼丽是组长。”导师的声音更沉了。“她查她自己?

”我差点笑出声。“颜寄,你先冷静一下。这个时候,不要再**公众情绪了。

你……先避避风头吧。”导师说完,匆匆挂了电话。我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是不信我,

他是不敢信。在所谓的“铁证如山”和汹涌的民意面前,他选择了自保。这也不是坏。

这是人性。整个世界,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我的敌人。他们不需要真相,

他们只需要一个靶子,来发泄他们的情绪。顾曼丽成功地把我塑造成了那个靶子。

而那些沉默的、自保的、跟风的人,都是她的帮凶。我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

楼下的记者,一个都没少。他们真有耐心。我需要出去。我需要一台新电脑。我拿起手机,

点开那个跑腿软件。找到了魏哲的头像。给他发了一条消息。“接私单吗?价格好说。

”3.那个跑腿的,成了我的眼魏哲回消息很快。只有一个字:“说。

”我把一张配置单发了过去。上面列的不是普通电脑配件。是工作站级别的主板,***,

还有一台工业级的硬盘拷贝机。都是些普通人根本不会接触的东西。最后,我加了一句。

“所有东西都要原厂未拆封。送到我家后门,时间是凌晨三点。酬劳,五位数。

”他回了两个字:“地址。”没有问我为什么,也没有讨价价还价。这人有点意思。

我把后门的地址发给他,转了五位数的定金过去。他秒收。然后,头像就再也没亮过。

我开始有点担心。这个节骨眼上,我接触的任何人,都可能被媒体挖出来。

如果他拿着我的钱跑了,或者把这件事捅出去,我的处境只会更糟。但我没得选。

这是我唯一能接触到外界的渠道。一场豪赌。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我什么也没做。

就是坐在黑暗里,等着。网上的骂声,已经从我的专业领域,扩散到了我的私生活。

有人扒出了我大学时期的照片,说我整过容。有人造谣说我同时交往好几个男朋友,

私生活混乱。还有人说我父母是贪污犯,我能有今天全靠家里。编得有鼻子有眼。

顾曼丽的粉丝后援会都成立了,把她捧成了“科学界的良心”、“勇敢的吹哨人”。

我看着那些言论,像在看一场荒诞的默剧。原来,摧毁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证据。

只需要情绪。凌晨两点五十九分。我的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是魏哲发来的消息。“开门。

”言简意赅。我走到后门,从猫眼里往外看。楼道里空无一人。我犹豫了一下,打开了门。

门口,放着几个大箱子。正是配置单上的那些东西。箱子码放得很整齐,

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发票。魏哲人已经不见了。我迅速把箱子搬进屋里,

反锁上门。检查了一下,所有东西都是全新的,封条完好无损。他做到了。

而且做得干净利落。我把尾款转了过去,多加了一万。附言:封口费。他又是秒收。

然后回了我三个字:“懂规矩。”我松了口气。赌赢了。我立刻开始组装电脑。主板,

CPU,内存条……每一个零件在我手里,都像是身体的一部分,无比熟悉。

这台新电脑没有连接任何网络,是一座绝对安全的物理孤岛。我拿出自己的备份服务器。

那是个不起眼的银色金属盒,没有go,没有标识。用硬盘拷贝机,我开始把里面的数据,

一点一点地,复制到新的硬盘里。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每前进一百兆,我的胜算就多一分。

就在数据拷贝到一半的时候。手机又震了。还是魏哲。“你公司楼下,有人在销毁东西。

”消息下面,附着一张照片。照片拍得很模糊,像是在很远的地方用手机拉到了最大焦距。

但地点我认得。是我们公司大楼后面的垃圾处理站。两个鬼鬼祟祟的人,

正把一些文件和硬盘碎片,扔进粉碎机里。其中一个人的侧脸,我看得清清楚楚。

是顾曼丽的助理。我把照片放大。心脏,开始不自觉地加速。顾曼丽,你比我想的,

还要蠢一点。你以为销毁了证据,就万事大吉了吗?你销毁证据这个行为本身,

就是最致命的证据。我回了魏哲四个字。“继续盯着。”4.那个圈套,

她自己跳了进来“他们把粉碎后的东西装进了一个黑色的垃圾袋,上了一辆车。

”“车牌号是XXXXX。”“车往东三环方向去了。”魏哲的消息,像精准的战报,

一条条发过来。他像是我延伸出去的眼睛,替我盯着那个我无法触及的战场。

我回他:“跟上那辆车。安全第一,不用太近。”“好。”我看着电脑上的数据拷贝进度条,

已经走到了百分之九十。脑子里,一张网正在慢慢铺开。顾曼丽销毁的,

肯定是她伪造数据时留下的原始手稿,以及一些替换下来的服务器硬盘。她很谨慎,

但还不够。她以为没人会注意到这些。我需要一个舞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看到的舞台。

一个能让她自己把自己的谎言,亲口撕碎的舞台。我给公司CEO薛总发了一封邮件。

用的是一个新注册的匿名邮箱。邮件内容很简单。“我知道‘启明计划’数据泄露的真相。

三天后,我会召开线上发布会,公布所有证据。如果星耀集团想挽回声誉,这是最后的机会。

”我没署名。但我知道,薛总会明白这封信是谁发的。薛总是个老狐狸。他不在乎真相,

他只在乎公司的股价。这几天,星耀集团的股票,已经跌停了两次。他比任何人都急。

他停我的职,让顾曼丽上位,只是为了稳住局面,给股民一个交代。现在,

有了一个可能反转的机会,他绝对不会放过。果然,不到十分钟。我就收到了回复。“时间,

地点。”还是那么言简意赅。“时间我定。地点,就在星耀集团的官方直播间。

我需要最高权限。”“可以。”很好。鱼上钩了。数据拷贝完成了。

我把新硬盘连接到电脑上,打开了那个庞大的数据库。里面,

记录着“启明计划”两年来的每一次实验,每一次微调。数百万条数据,像一片星海。

而顾曼丽动过手脚的那些,就像星海里混进的几颗黑色尘埃。虽然微小,但在我的眼里,

异常清晰。我开始写代码。我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把真假数据摆出来,让大家自己看。

那种专业的对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看不懂。我要写一个可视化的程序。让所有人,

都能用最直观的方式,看到顾曼丽是怎么一步步篡改数据,颠倒黑白的。

我要把她的犯罪过程,做成一部高清电影,在全网直播。这时候,魏哲发来了最后一条消息。

“车进了一个郊区的垃圾焚烧厂。我进不去。”下面是一个定位。“够了。”我回他,

“剩下的交给我。把你的收款码再发我一次。”他没多问,把收款码发了过来。

我把最后一笔酬劳转给他。这次,是六位数。我们的合作,到此结束。他是个聪明的生意人,

拿钱办事,从不多嘴。我很欣赏他。接下来的两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眠不休。

窗外的世界,依旧喧嚣。顾曼丽已经成了各大媒体的宠儿。她接受专访,参加论坛,

侃侃而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科学真理,不惜挑战权威的斗士。她说得越多,站得越高。

我心里就越平静。因为我知道,三天后,她会摔得越惨。

她亲手为自己搭建了一个最华丽的舞台。而我,只需要在最后,

上去抽掉那根最重要的承重柱。5.那场直播,是她的断头台发布会定在周五晚上八点。

黄金时间。星耀集团的官网,早早就挂出了直播预告。

标题是《关于“启明计划”数据问题的最终说明会》。主讲人那一栏,写着两个名字。

顾曼丽,和颜寄。消息一出,全网哗然。“颜寄还敢出来?脸皮也太厚了吧!

”“这是要当面对质吗?有好戏看了!”“肯定是公司逼她出来道歉的,

大家准备好看她痛哭流涕的样子吧。”直播间的预约人数,瞬间突破了百万。

顾曼丽也发了一条朋友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真相,永远不会被掩盖。

”下面一堆人点赞,夸她勇敢。我能想象到她此刻志得意满的样子。她一定以为,

这是公司给她安排的,一场公开处刑我的胜利典礼。她甚至可能期待着,在镜头前,

看我如何被她彻底击垮。可怜的女人。她不知道,她即将走进的,是自己的断头台。

晚上七点五十五分。我坐在电脑前,调试好了摄像头和麦克风。我没化妆,素着一张脸。

穿着最简单的白色恤。背景,就是我家里的白墙。看起来,像个准备缴械投降的战俘。

八点整。直播开始。画面一分为二。左边是我,安静地坐在那里。右边是顾曼丽,

她坐在公司的豪华会议室里,化着精致的妆,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她身后,

是公司的go墙。我们俩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落魄,一个光鲜。

弹幕瞬间就疯了。“哈哈哈,颜寄这是什么造型?准备认罪伏法了?”“心疼我方顾博士,

还要跟这种人同框。”顾曼丽先开口了。她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悲悯的微笑。“颜寄,

我们曾经是同事,是战友。我真的不希望,我们以这种方式见面。”演技真好。不知道的,

还以为我们是什么生离死别的姐妹。“我知道你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科研的底线,

不容触碰。我希望你能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她开始给我定罪了。我没理她。

而是对着镜头,平静地开口。“大家好,我是颜寄。”“在开始我的陈述之前,

我想先给大家看一段小程序。”我敲下回车键。直播画面切换了。我的脸消失,取而代之的,

是一个动态的数据模型。那是我们新药的核心靶点模型,一个复杂而优美的三维结构。

“这是‘启明计划’的灵魂,我们叫它‘钥匙’。它的作用,

是精准地识别并结合癌细胞上的特定受体,从而杀死它,而不伤害正常细胞。

”“顾曼丽女士向公众展示的,是这个模型。”我手指一动,屏幕上的模型,

发生了一点微小的扭曲。一个关键的氨基酸序列,被替换了。“大家看,就是这里,

这个微小的改动,让‘钥匙’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能识别癌细胞,

反而会错误地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这,就是她口中毒药的来源。”弹幕开始有人提问。

“这能说明什么?这就是你造假的证据啊!”“对啊,现在讲这个有什么用?”我笑了。

“别急。现在,好戏才刚刚开始。”“我要展示的,不是结果,是过程。”我再次敲下回车。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时间轴。时间轴的起点,是两个月前。“这个程序,

会读取服务器所有的底层日志,动态还原出,这个模型,是在什么时间,被谁,用什么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