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镜头捕获的星光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穿过A大郁郁葱葱的香樟大道,拂过林彦微湿的额发。

他抱着沉甸甸的相机包,脚步匆匆地赶往第三教学楼旁的蔷薇花墙。

这是他精心挑选的拍摄地点——正值花期尾声的蔷薇褪去了盛放时的秾丽,

反而添了几分坚韧的美感,与今天预想的“告别与新生”主题格外契合。然而,

当他绕过最后一道绿篱,映入眼帘的却不是熟悉的合作模特。背对着他的男生闻声转过身来。

时间仿佛在那一瞬间凝滞。林彦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他透过镜头见识过无数张面孔,

却从未见过这样……近乎具有攻击性的英俊。男生的五官深邃立体,眉骨很高,鼻梁挺直,

下颌线利落分明。简单的白衬衫袖口随意挽至小臂,露出一截线条流畅、肤色健康的手腕。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

周身就散发着一种与周遭青涩校园氛围格格不入的、浑然天成的耀眼气场。

最让林彦心悸的是那双眼睛。瞳孔是罕见的深褐色,在阳光下折射出些许琥珀般的质感。

此刻,这双眼睛正***清晰的笑意,直直地、毫不避讳地看向他,

里面似乎盛着一点无辜的好奇,又潜藏着某种更深沉的、林彦不敢细究的东西。“林彦学长?

”男生开口,声音是清朗干净的少年音,尾音却带着一点自然的、亲昵般的上扬,

“我是陈述。原定的周恺学长家里临时有急事,来不及通知你,特意拜托我过来顶替一下。

”他微笑着,语气自然得仿佛早已与林彦相识多年,“他说,林彦学长的技术是全校最好的,

一定要我来体验一下,还说……学长你一定能把我拍得很帅。

”林彦有些局促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周恺是他合作过几次、还算默契的模特,

这次临时换人,甚至没有提前发个消息告知,让他心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但面对眼前这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可挑剔的脸,

以及对方那无可指责的、带着恰到好处崇拜的语气,他那点因计划被打乱而产生的不安,

很快被专业素养压了下去。“你好,我是林彦。”他点了点头,习惯性地微微侧身,

避开了对方那过于直接、几乎要将他灼伤的目光,“事情我了解了。

那我们……抓紧时间开始吧?下午的光线最好。”“好啊,”陈述从善如流,

笑容扩大了几分,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我今天整个人都交给学长了,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拍摄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陈述简直是天赋异禀的模特。他不仅镜头感极强,

对光影和角度有着野兽般的直觉,更能精准地理解林彦每一个简略的指令背后所期望的情绪。

林彦只需要说“眼神再放空一点”,或者“给我一个侧逆光的轮廓”,

陈述就能立刻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姿态和表情。他甚至会主动提出建议。“学长,

从这个角度拍过去,以那丛将谢未谢的蔷薇做前景,会不会更有层次感?”陈述微微侧头,

调整了一下站姿,手指在调整衣领时,指尖不经意地擦过林彦正扶着相机调整参数的手背。

一阵微小的、带着麻痒的触感从手背皮肤瞬间窜至大脑。林彦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缩回了手,

耳根不受控制地漫上热意。他掩饰性地轻咳一声,目光牢牢锁在取景器上:“嗯,

对……这个构图很好。保持住。”阳光透过交错的枝叶,在陈述身上投下斑驳晃动光斑。

他倚着爬满藤蔓的古老墙壁,时而低头浅笑,

带着属于十八岁少年的清澈;时而抬眼凝视镜头,目光深邃,

又仿佛蕴藏着超越年龄的故事感。林彦的快门声密集地响起,

内心被一种发现绝佳素材的兴奋感充盈。他不得不承认,

这是他有史以来最顺畅、也最出彩的一次拍摄。“学长,”一组镜头结束,

陈述接过林彦递来的矿泉水瓶,指尖再次“无意”地触碰,他仰头喝了一口水,喉结滚动,

然后笑着看向正在检查成片的林彦,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撒娇意味,“我表现这么乖,

待会儿工作结束,学长请我喝杯奶茶好不好?就当……额外奖励?西苑新开的那家店,

芋圆波波据说很棒。”林彦从相机屏幕上抬起头,正对上陈述那双含笑的、带着期待的眼睛。

夕阳的余晖为他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那笑容太过耀眼,让人难以拒绝。

林彦抿了抿唇,习惯性的社交回避心理与内心涌起的一丝莫名的、想要靠近的冲动交战片刻,

最终还是低声应道:“……好。应该的,今天辛苦你了。”那次堪称完美的合作之后,

陈述便以“感谢学长的芋圆波波”为由,顺理成章地要到了林彦的微信。从此,

林彦规律而略显平淡的大学生活,被这个名叫陈述的学弟以一种强势却不令人反感的姿态,

不容分说地侵入了。他的消息总是来得恰到好处,频率高得惊人,却又不会惹人厌烦。

“学长,今天王教授布置的这个剪辑作业要求是什么意思?通知文件写得有点模糊,

我看了半天没太懂。”(附上一张课程通知截图)“学长,

你平时用的那款专业剪辑软件是订阅的正版吗?效果真的好棒,可以推荐给我链接吗?

”“学长,这周末你有空吗?我偶然发现北门老城区那边有一条废弃的铁轨,

旁边长满了野蔷薇,光影特别有感觉,感觉会很出片,要不要一起去探探险?

”林彦性格内向腼腆,除了专业学习和必要的拍摄合作,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朋友寥寥。面对陈述这种热情似火、又永远打着“学术请教”和“专业交流”旗号的接近,

他虽时常感到有些招架不住,心底深处却并不排斥。甚至,

隐隐有一丝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欣喜。陈述的聪明和悟性让他惊叹。许多专业上的难点,

他一点就透,甚至能举一反三。和他讨论拍摄创意、剪辑节奏时,

常常能碰撞出令林彦惊喜的火花。陈述就像一把钥匙,

猝不及防地打开了他思维中某些从未触及的锁扣。更让林彦感到熨帖的是,

陈述似乎总能精准地把握他敏感的情绪波动。

在他因为一组照片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而陷入自我怀疑时,陈述会拿起他的相机,

翻看那些被他判定为“废片”的素材,用无比笃定的语气说:“学长,

你捕捉到的情绪是独一无二的。你看这个瞬间,模特眼角细微的怅惘,被你抓住了。

这种真实感,比完美的姿态更动人。你镜头下的世界,特别美。

”在他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习惯性地退缩,不敢去争取一个心仪已久的商业拍摄机会时,

陈述又会不由分说地把他从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拉出来,

骑上他那辆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黑色山地车,载着他直奔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室楼下。“学长,

你得亲自去谈。你的作品就是最好的敲门砖。”陈述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眼神亮得灼人,“我查过了,那个负责人是我们直系学长,很好说话。我陪你进去。”最终,

林彦拿下了那个项目。而陈述,就安静地等在外面,在他成功出来后,

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带着阳***息的拥抱。林彦的生活,像一幅原本只有素雅底色的画卷,

因为陈述的闯入,被毫不客气地泼洒上了浓烈而鲜活的色彩。

他开始期待每天清晨醒来手机里那条“学长早安”的消息,开始习惯身边总有一个人,

能理解他镜头下的孤独与浪漫,能在他胆怯时推他一把,在他迷茫时给予最坚定的肯定。

他并非没有怀疑过。陈述的出现,那些“巧合”,都太过密集,

密集得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剧本。

但每当他对上陈述那双盛满笑意和——在他看来——无比真诚的眼睛时,

那些疑虑便会像阳光下的薄雾般悄然散去。这样一个站在人群中心、受尽追捧的校草级人物,

怎么会处心积虑地来接近自己这样一个平凡又无趣的学长呢?大概是……自己运气比较好吧。

林彦这样告诉自己。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全国性的高校新媒体创意大赛前夕。

林彦为这个比赛准备了足足三个月,构思、脚本、分镜都反复打磨,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

就在提交作品截止日期前一周,他原本确定的模特搭档,也是他颇为信赖的一位同学,

再次“临时”告知,因家中有重大急事,必须立刻离校,无法参与最终的拍摄了。

消息传来时,林彦正和陈述在图书馆讨论一个剪辑技巧。他握着手机,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手指冰凉。巨大的失落和恐慌攫住了他。短时间内,

他根本找不到第二个能理解他复杂主题、并且有足够表现力的模特。这意味着,

他数月的努力,可能都要付诸东流。“怎么了,学长?”陈述放下手中的书,关切地凑近。

林彦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几乎发不出声音。他把手机屏幕转向陈述,

上面是模特发来的道歉信息。陈述快速浏览完毕,眉头微微蹙起,沉默了几秒。然后,

他抬起头,看向林彦,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坚定。“学长,让我试试吧。

”林彦愕然抬眼。“我仔细研究过这次大赛的主题‘边界与融合’,”陈述的声音压低,

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力量,

“也反复看过你之前为这个比赛准备的所有策划案和分镜脚本。我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