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伊苏靳开文》最新章节_第7章

由网络作家“冷月如moon”所著的现代言情小说《荆棘冠冕:和上司住同一个屋檐下》,主角是伊苏靳开文,小说正在连载中,本文剧情精彩纷呈,非常不错,更多精彩章节,敬请期待!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同时,这种结构外露的设计,本身就能形成独特而富有力量感的视觉肌理,避免了纯粹装饰性表皮带来的浮夸与不可持续。…………

《伊苏靳开文》最新章节_第7章

夜幕悄然降临,窗外华灯初上,映照着写字楼内依旧灯火通明的格子间。

项目二部的办公区,下午会议带来的低气压尚未完全消散。

键盘敲击声零星响起,设计师们大多眉头紧锁,对着电脑屏幕苦思冥想。

伊苏的位置上,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圈出一方专注的天地。

她抬眼扫视了一圈,大部分同事都没有离开的意思,仍在埋头工作。

远处,靳开文办公室的灯也亮着,磨砂玻璃门后透出他伏案工作的模糊身影。

他没走,她自然也不会提前离开。

伊苏收回视线,重新将注意力投向面前摊开的“云端大厦”图纸和文件。

下午靳开文那番毫不留情的点评,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项目组原有的几分乐观,却也点燃了伊苏心底不服输的火苗。

她将那些被批驳的方案一一摆开,细细回想靳开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核心筒A方案,剪力墙布置确实过于稳妥,牺牲了太多宝贵的实用面积。

超高层建筑,寸土寸金,得房率是绕不开的硬指标。

幕墙方案B,参数化表皮极具视觉冲击力,但双曲面玻璃的成本与施工难度,以及后期维护的复杂性,都是现实的枷锁。

方案C,中规中矩,缺乏灵魂,难以匹配“城市地标”的定位。

靳开文的批评,虽然尖锐,却字字珠玑,直指要害。

他并非故意刁难,而是站在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审视着这个项目。

伊苏的指尖在冰凉的图纸上轻轻划过,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她打开电脑,调出下午会议的PPT,一页页翻看,试图从那些被否定的构想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时间在静默中流淌,办公室里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的纸张翻动声。

伊苏的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

她调出几个国际上知名的超高层建筑案例,对比它们的核心筒设计、结构体系以及外立面处理手法。

每一个成功的地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凝聚了无数设计师的心血与智慧,也充满了妥协与博弈。

“云端大厦”想要脱颖而出,需要的不仅仅是炫技,更要有对城市文脉的理解,对未来趋势的洞察,以及对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平衡。

靳开文要的,是一个能真正站得住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伊苏端起水杯,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白水。

她的视线无意中落在了核心筒A方案的剖面图和外立面方案B的效果图上。

A方案败在空间效率,B方案败在实施难度与成本。

两者看似独立,却又都指向了设计的核心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如果……

一个念头如同电流般从她脑海中闪过,微弱,却带着一丝奇异的亮光。

伊苏放下水杯,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勾勒起来。

她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线条交错,图形渐显。

如果将核心筒的结构进行某种程度的外部化处理,或者说,让结构本身成为外立面表达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地隐藏在幕墙之后呢?

这样一来,内部空间的束缚或许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同时,这种结构外露的设计,本身就能形成独特而富有力量感的视觉肌理,避免了纯粹装饰性表皮带来的浮夸与不可持续。

她越想,思路越清晰。

这种内外结合的思路,或许能同时回应靳开文对核心筒空间效率和外立面创新性的双重拷问。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构想,其中涉及的结构计算、材料选择、节点构造都将是巨大的挑战。

但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伊苏的眼睛亮了起来,下午会议带来的沉闷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她迅速打开专业设计软件,开始尝试将这个模糊的想法具象化。

她尝试着调整核心筒的轮廓,引入斜交网格或者巨型框架结构,让它们在承担结构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建筑外在形态的骨骼。

灯光下,伊苏的侧脸专注而宁静,只有指尖在键盘和鼠标上飞快舞动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沉静。

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周围的环境。

此刻,那个冷硬、挑剔的靳开文,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

他的严苛,反而像一块磨刀石,磨砺着她的专业,也激发了她潜藏的斗志。

伊苏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云端大厦”,或许,她真的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个夜晚,还很长。

而她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咔哒”,一声轻响。

伊苏从高度集中的思绪中抽离,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见一位年轻的男同事,应该是行政部的,手里提着几个大号外卖袋,正笑呵呵地站在项目二部区域的入口。

“各位加班辛苦啦!靳总请大家吃宵夜,还有奶茶!”男同事的声音不高,但足以让埋头苦干的设计师们纷纷抬起头来。

一时间,空气中紧绷的弦似乎松动了些许,几声小小的欢呼和道谢打破了之前的沉寂。

伊苏有些意外。

靳开文?他请客?

她下意识地朝他办公室的方向望去。那扇磨砂玻璃门后一片漆黑,与周围亮着灯的工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已经走了。

这个认知让伊苏心头掠过一丝异样。那个下午在会议室里言辞犀利,将方案批得一无是处的男人,此刻却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团队加班的慰问。

这算什么?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伊苏自嘲地弯了弯嘴角,但也不得不承认,连续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腹中的确有些空空如也。

外卖很快分发下来,是几家口碑不错的轻食和粤式点心,还有人手一杯热乎乎的珍珠奶茶。

“伊苏,你的。”赵倩将一份餐盒和一杯奶茶递给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语气轻松了不少,“靳总难得这么大方,赶紧趁热吃吧,吃完了还得继续奋战呢。”

“谢谢赵经理。”伊苏接过,餐盒还带着余温。

她打开餐盒,里面是精致的虾饺和几样小菜,旁边奶茶的甜香也丝丝缕缕地飘了过来。

周围的同事们已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边吃边小声交流着,气氛比下午会议结束后轻松了许多。

伊苏没有加入他们,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小口小口地吃着。

食物的味道确实不错,缓解了饥饿,也驱散了些许深夜工作的疲惫。

她再次看了一眼靳开文办公室的方向。

他明明已经离开了,却还记得安排这些。

这份宵夜,不像是一种刻意的收买人心,更像是一种……程序化的体恤?或者,只是他管理风格的一部分?

伊苏想不太明白,索性也不再去深究。

这个男人,比她最初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她默默地吃完宵夜,将垃圾收拾好,又喝了几口温热的奶茶。甜味在舌尖弥漫开,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视线重新落回电脑屏幕上那个初具雏形的方案构想,下午靳开文那些严苛的批评,此刻似乎也不再那么刺耳。

他的要求,的确是她前进的动力。

伊苏深吸一口气,重新握住鼠标。

无论如何,三天后的汇报,她要拿出让他无话可说的东西。

窗外夜色更浓,城市的光带在远处蜿蜒。伊苏的工位上,灯光依旧明亮,她面前的屏幕上,新的线条和结构正在被一点点勾勒、构建,带着一种破土而出的力量。

这个夜晚,因为一份意外的加餐,似乎变得不那么漫长难熬了。回到跃层公寓时,指针已然划过十点。

伊苏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从包里摸出钥匙,动作轻缓地打开了公寓大门。

门厅处,一盏壁灯散发着柔和的橘色光晕,驱散了入口处的些许阴暗。

咦?

伊苏略感意外。

这么晚了,玄关的灯竟然还为她亮着?

玄关的灯不是感应的吗?

是靳开文特意留的吗?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带着一丝不确定。

她轻轻关上门,反锁,然后顺手按下了玄关灯的开关。

灯光熄灭,门厅重归安静的幽暗。

她换上拖鞋,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蹑手蹑脚地走上楼梯。

整个跃层公寓静悄悄的,靳开文的房间门紧闭着,没有透出丝毫光线,想来他早已歇下。

回到自己的房间,伊苏却没有立刻洗漱休息。

白天的会议,靳开文那些精准而犀利的点评,以及傍晚时分那个突如其来的设计灵感,还在她脑中盘旋,让她难以平静入眠。

与其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如把那份构想再深化一些。

她打开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芒映亮了她专注的脸庞。

白天在公司,她对核心筒与外立面结合的新思路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现在,她需要将这个轮廓填充得更加丰满,考虑更多的细节。

她调出“云端大厦”的原始数据和靳开文否决的那些方案,再次进行对比分析。

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击着,屏幕上的线条和模型在她的操作下不断变化、重组。

如何让结构外露得既有美感又不突兀?

如何平衡结构逻辑与建筑艺术的表达?

材料的选择,节点的处理,每一项都需要反复推敲。

窗外,夜色深沉,只有城市的霓虹在远处闪烁。

房间里,只有她敲击键盘的微弱声响,以及越来越清晰的设计思路。

三个小时的宵夜奋战,似乎并没有耗尽她的精力,反而让她此刻更加清醒。

靳开文的要求很高,但他的专业判断力也确实令人信服。

想要让他认可,就必须拿出超越他预期的东西。

伊苏深吸一口气,重新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屏幕。

对于“云端大厦”,她有自己的理解和期许。

相关推荐